存量分配

狡兔死,良弓藏。


分配“解决方案”

内容

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增加,二八法则(世界上会有20%的人搭乘全球化快车一路驰骋,80%的人会被“边缘化”)将会应验,这80%的人口与20%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为了“世界和平”,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在1995年的精英会议上提出了“奶头乐”理论,认为可以给80%的被边缘者一个“奶头”,让他们心安理得接受被抛弃的命运,以此避免与20%的精英间的冲突。换句话说,80%的被边缘者安分守己,20%的精英就能高枕无忧,这个过程需要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奶头乐”理论

思考

互联网上对该理论的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个人认为极有可能是阴谋论爱好者杜撰而成,毕竟这是一个上层控制下层的策略,怎会暴露在互联网之下,那岂不成了悖论,而且这种解决方案略简单浅薄。

  1. 但由于其逻辑的自洽性,即存在其可然性,不否认该理论确实是政权维护自己的统治和霸权的可持续性的手段;

  2. 该理论是社会的自然发展的结果;

  3. 可将此理论看作包装了现代化外壳的“愚民政策”(后续文章分析“愚民”的灰度);


阶层

在《1984》中,作者奥威尔揭露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阶层分化:

有史以来,大概自从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这三种人的目标是完全不可调和的。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高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特点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尔才顾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样,在历史上始终存在着一场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斗争,其大致轮廓相同。
他们(上等人)被中等人所推翻,因为中等人标榜自己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把下等人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中等人一旦达到目的就把下等人重又推回到原来的被奴役地位,自己变成了上等人。不久,其他两等人中有一等人,或者两等人都分裂出一批新的中等人来,这场斗争就周而复始。

奥威尔笔下的阶层状况看似极端,然而当下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些已被划分了的同一阶层中,又分为三六九等,这一特点成就了内卷(下文详议)。在现实世界中,所有社会矛盾皆为阶层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方式间接或直接由上等人主导,无非是矛盾转移或安抚。

阶层

阶层固化

自古以来,阶层的规律都是世袭(不否认万里出一的翻身家族),此世袭非封建王权的世袭制,而是源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本性。所有动物都抢夺资源,即使掌握的资源足以安居,不过需求程度驱使的力度不同罢了,这是本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切资源的流动都是以等价交换为导向,理性人的行为都是以获取资源为导向。由于人类社会的特点,促成了阶层的世袭——资源匮乏的阶层与资源丰富的阶层进行等价交换、资源丰富的阶层再利用资源诱使人们进行等价交换。

注:等价交换,往往资源丰富的一方从交易中获取剩余价值。

阶层固化是由于大多数人都围绕着一个几乎可被称之为死局的环在转圈。

这也是中下阶层总是把希望寄托于子女的根本原因。下等人的一生大都是如此度过——由于资源匮乏,自身价值便低,一家人吃饱穿暖居住是每天睁眼要面临的问题,不得不做单位时间回报率极低的工作,只有极长的工作时间才能换取满足家用的资源;正是由于极长的工作时间,致使下等人难以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价值,为了补贴家用,低廉的自身价值便也只能从事工作时间极长的工作了。

中等人是特殊的一批人,摆脱了为生计奔波的命运,有着相对高的自身价值。温饱思淫欲,中等人对攀为上等人有着更强烈的念想,但由于资源不足,不得不与上等人进行等价交换,而中等人的数量远远超于上等人的数量——当所有中等人都这么做的时候,自身便普遍贬值,他们只有努力为上等人创造价值,才能在中等人脱颖而出。

阶层固化

制衡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货币不过是一种衡量劳动剩余价值的符号。

上等人欲扩张手中的资源,进行资本积累,便必须在与下层阶级进行等价交换时剥削劳动者的部分劳动剩余,而这里的劳动剩余本质上就是不需要向劳动者兑现的劳动产出积累。

下等人

下等人那里,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你不去惹他们,他们就会一代又一代地、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做工、繁殖、死亡,只要压榨程度不至于大规模的饿死或冻死,他们不仅没有造反的冲动,而且也没有能力理解可以有一个不同于目前世界的世界。只有在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你必须给他们以较高的教育的时候,他们才会具有危险性;民众教育水平实际已趋下降,无知即力量,因为他们没有智力,所以不妨给予学术自由。(对《1984》一段话的修改)

下等人是基数最大的一群人,只要每天为生计奔波,根本就不会存在成为上等人的强烈欲望。但如果出现了因压榨导致的大规模的无法维持生计,他们便会罢工造反,因此给予适量的报酬为最优选择。

中等人

对于中等人的制衡无非丢出新的胡萝卜,消耗其手中的资源与精力——这些胡萝卜远不单指上述“奶头乐”理论中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奶头”,其中不乏中等人认为“自我提高”的事物。只有当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需求高等人才时,上等人才会对中等人进行培养,而这种培养是对上等人自身是危险的,因为此时的中等人是拥有谈判资本的。便丢出更诱人的胡萝卜诱使其消耗其手中的资源与精力,或者改造其所在的环境与风向,使其不得不消耗资源与精力。上等人与中等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场信息与资源极不平衡的博弈。


阶层内卷——囚徒困境

即使已被划分了的同一阶层中,也被分三六九等。除了跨阶层的资源分配,便是同阶层的资源掠夺,由于划分给每个阶层的资源是有限的,使用存量厮杀一词更形象。

内卷是由于有限的资源无法理想的分配给每一名参与者,部分参与者为了获取资源不惜付出与该资源价值不匹配的代价,便导致所有参与者不得不付出与资源价值不匹配的代价。

内卷现象在每一阶层都存在,社会每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发展,内卷程度都会缓解一阵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程度加重。

不同阶层的内卷成因与现象不尽相同。

内卷

上等人

上等人厮杀争夺的资源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他们会把每一次革命性产物的价值压榨到极致,争夺的方式为参与者之间比赛对产物价值的转换速度,这个阶段不惜给予中下等人极为丰厚的报酬以提高转换速度。当产物价值趋于枯竭,他们冒着自损的风险为代价使对手退局,以减少一个资源争夺的竞争者;在存量厮杀阶段,他们会通过严重压榨中下等人的剩余劳动价值以保全自身。

中等人

中等人的资源来自与上等人的等价交换,等价的定义标准源于环境。上等人为了自身的资源积累,提供给中下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上等人对中等人的需求数量是有限的,其数量远远低于中等人的数量。部分中等人不惜压低自身的报酬需求,以获取同阶层的竞争优势,致使大部分中等人不得不付出同样的代价;当他们拿到入场券,便积极于做出远高于自身本分工作的劳动量,渴求得到重视以分配更多资源,不知不觉中形成规则,导致与他们一同步入的中等人被卷入其中。

下等人

下等人的资源与中等人同样来自与上等人的等价交换,其区别在于——中等人的价格是可以谈判的,而下等人的价格是明码标价的。因为上等人不必惊慌于下等人的需求不足,他们数量之庞大,且对资源的需求目的是维持生计,总有人愿意为不合理的标价付出以获取报酬。

渴望停止内卷


本文言论略有偏激,作者认为极端的信息能引发合理性思考。